夏尔故事
夏尔故事

波司登高德康: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

分类:励志人物阅读:

波司登高德康: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

文/清如

高德康,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,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。

波司登已经成为羽绒服的代名词,从8台缝纫机开始,到连续23年赢得销售冠军的行业领导者。创始人高德康坚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,在羽绒服领域深耕42年,成为羽绒服领域的代名词“中国羽绒服之王”。

艰难起步

1976年,波司登诞生于江苏常熟一家只有8台缝纫机的小作坊。今年,不甘贫困的高德康带领11名村民在海上创业,主要从事材料加工。

凭借出色的裁缝技术,高德康在短短三年内成立了一家服装厂。当时,高德康在上海的一家服装厂做OEM,但由于资金有限,他只能每天拿材料,距离已经成为最大的问题。

从常熟到上海有200公里。高德康不怕困难。他每天骑十几个小时的自行车,风雨无阻。1984年,他开始为上海的一个羽绒服品牌做OEM生产。

当时,季节性强、工艺复杂的羽绒服在市场上并不乐观,但高德康认为这个行业有很大的前景。一方面,他继续接受订单,另一方面,他认真研究并掌握了羽绒服生产的整个过程。

时机成熟后,高德康决定于1992年注册羽绒服行业“波司登”品牌。

化险为夷

正当波司登发展如火如荼之时,高德康的一次决策失误,让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。

1994年,由于市场调研不足,高德康生产的一批羽绒服销量低迷,库存堆积如山,公司濒临破产,“晚上闭上眼睛,一身冷汗。”

然而,高德康并没有被挫折打败。他深入调查了东北市场,发现波司登的销售并不顺利,因为羽绒服的设计不符合北方人的体型和需求。

因此,他开始大胆改革,从颜色、面料、款式、版本、技术五个方面创新升级羽绒服,在全国各地设立办事处,建立庞大的销售网络。

1995年,波司登新羽绒服问世,一炮而红,年销量高达62万件,成为全国销量冠军,并保持至今。

此后,波司登发展进入快车道,先后进入美国、法国、西班牙等海外市场。波司登于2007年在香港成功上市。

二次创业

2014年,服装业进入寒冬,大量实体店关闭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波司登的业绩持续下滑,品牌老化受到了批评。我们如何突破瓶颈,东山再起?

经过深思熟虑,高德康决定这样做“二次创业”,让品牌年轻化。

2018年,波司登在纽约时装周上亮相,吸引了安妮·海瑟薇、杰瑞米·雷纳等国际明星来看秀,一战成名。

随后,高德康趁热打铁,与三位国际顶级设计师合作AntoninTron、TimCoppens、EnnioCapasa,推出联名系列新产品,引发波司登热潮。

设计师联名系列羽绒服不仅受到许多好莱坞明星的喜爱,还受到微信、微博、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喜爱“刷屏”。

根据波司登2018年的财务报告,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,88亿元的收入。8亿元。

如今,高德康对羽绒服充满信心。

“一个正确的方向,一个简单的实践,不断坚持,深化,你就会成功。”

来源:南财专访

《波司登高德康: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.doc》
如果下载出错,请到电脑端进行下载
推荐度: 夏尔故事 夏尔故事 夏尔故事 夏尔故事 夏尔故事
夏尔故事
下载文档
查看更多文章...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