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建和从小贩到“水饺皇后”的传奇人生
文/清如
藏健和,“湾仔码头”速冻食品品牌创始人。
2月12日,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最近去世的消息“刷屏”各大媒体。从小摊贩到小摊贩。“水饺皇后”,臧建和艰苦奋斗、勇于拼搏的创业历程,已成为无数人敬仰的典范。
一、艰难起步
1977年,由于丈夫与他人结婚,臧健和独自带着两个女儿来到香港谋生。为了养家糊口,她起得很早,一天工作三次。不幸的是,她腰部受伤,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。
这时,臧建和决定卖饺子,成为湾仔码头的小贩。起初,条件艰苦。臧建和推着一辆小木车,大女儿和面条,小女儿洗碗。母女俩都很忙。
然而,香港人习惯于吃零食,北方人最喜欢的饺子销售低迷。为了打开局面,臧建和从原料到配方再到饺子皮到饺子皮的厚度,如将肥肉与瘦肉的比例改为3:7,使其更符合香港人的口味。
同时,她非常重视食品卫生,每天用消毒剂和漂白水清洗器皿,让顾客吃得放心。有了这个“品质为王”臧健和的饺子生意很快蒸蒸日上,顾客络绎不绝。
从街头小贩到工业化生产,是1982年的机遇。
二、征服日商
1982年,一家日本百货公司的老板来到门口,希望与臧健和合作。原来日本商人的女儿很挑剔,但她特别喜欢臧健和的饺子。日本商人灵机一动,认为饺子很有前途。
得知臧健和没有工厂,日本商人提议提供设备,但饺子应该贴上日本商标。面对好机会,臧健和拒绝了,她不想把自己的品牌“湾仔码头”拱手让人。
尽管受到亲戚朋友的影响“围攻”,臧建和仍然坚持到底。最后,日商做出让步,同意臧建和使用自己的商标,但联系方式无法打印。
臧建和再次拒绝。她认为,没有联系方式,很难获得用户的反馈,也很难根据用户的需要提高产品质量。这个理由感动了日本商人,双方终于达成了合作。
此后,借助这家日本百货公司的资金和渠道,“湾仔码头”1983年,饺子迅速占领市场,成为香港第一个冷冻食品品牌。
然而,臧健和并没有止步于此。
三、走向世界
1997年,美国食品音乐向臧建和抛出橄榄枝。臧建和认为这是一个起飞的好机会,双方正式合资。对湾仔码头影响最大的是后来收购了一家食品音乐的通用磨坊。
湾仔码头在物流、品牌、产品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在物流方面,为了实现冷链运输,通用磨坊在中国投资了完整的冷链物流设施,帮助湾仔码头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。
用创始人和饺子的故事来提升品牌知名度。湾仔码头的大部分广告都有“臧姑娘”这个形象,传递“像妈妈一样用心做美食”这个概念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在产品方面,湾仔码头从2009年开始进入馒头和馒头市场,不断丰富产品体系,推出蜂蜜叉烧包、燕麦蜂蜜馒头等产品,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。
如今,湾仔码头已成为年收入高达60亿元的速冻食品龙头企业,并与世长辞职“臧姑娘”湾仔码头的故事将永远生动。
来源:南财专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