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访了十个身价过亿的人CEO,我终于看懂了有钱人的“奋斗”
文/Jenny乔
1
最近,马先生非常生气,一次又一次地和大家谈论996。
这几天,我和身边的朋友反复谈起了普通人奋斗的意义。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贫穷和忙碌是命运。有人谈到了最近流行的香港真人秀《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战斗》。富人经历了穷人的生活后,得出了同一个物种和两个世界的结论。
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996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,在马看来,为了热爱工作,更不用说996,007也是值得的。但在大多数人看来,只有不工作,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。
一天24小时,努力工作,创造的价值与财富大不相同。因此,穷人和富人很难就斗争达成共识。
过去,我也相信贫富之间不可逾越的差距,但近年来,我看到了越来越多不可思议的反击案例。
原本和你一起跑线的人,几年没折腾就身家过亿,成了“张总”、“李总”,而且你还在担心税后拿到几千块钱。
不是每个人都是“背景人士”带着金钥匙出生在罗马,但有些人跑得比你快。从这些人身上,你可以总结一些共同点,更好地理解富人的世界。
2
你的舒适区是你贫穷的根源
前段时间,一个朋友拿了融资,分阶段取得胜利,请我们吃饭。
桌桌子上,每个人都称赞他敢,毫不犹豫地和家人分手,坚持跳出系统,但现在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。
事实上,他家里有几个亲戚是商人,所以他们不想让他遭受创业的痛苦。当他上学时,他的父母总是灌输死工资的好处,这曾经让他觉得有人每月支付工资是最大的成功。
但在朝九晚五的那两年里,他过着非常不愉快的生活。一方面,他雄心勃勃,另一方面,他的工作堆积如山。起初,他计划双方兼顾,但他很快就输掉了比赛,得出结论,工作耽误了赚钱。
后来,他终于明白,人这辈子总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,回来拿死工资是件大事。
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稳定是人们最难突破的舒适区。但这两个也是贫穷的根源。
有时候你不能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这种冲动中。
1984年,21岁的潘石屹还在河北省廊坊市石油部管理改革研究室工作。他很聪明,很努力,月薪100是高薪。
潘石屹对数字天生敏感,很快就受到了局长的赏识,但他对这种休闲生活并不满意。24岁时,他放弃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,成为了一名卖家,南下深圳。他太穷了,只剩下一条裤子,但他以80元换了300亿元。
1991年,20岁的马化腾还是一个内向的程序员,不喜欢和人打交道。他唯一的资本是写过几万行C语言代码,也接过几个项目。
但他一直想创造一个让很多人使用的产品。但当时公司不支持他的想法,只好自己创业,才有了今天的腾讯。
2006年,23岁的张一鸣进入旅游搜索网站,全面负责搜索研发。看到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后,他说想去大公司看看。
张一鸣选择了微软,但他只呆了半年。原因是他一天只工作四个小时,太无聊了。离开微软后,张一鸣拒绝了许多邀请,并逐步建立了今天的头条帝国。
我从来不支持无脑创业,但我相信一眼就会越来越穷,死工资永远不会超过通货膨胀。
现在人们总是说他们很穷,但你给了他们致富的机会,很少有人愿意这样做。毕竟,除了舒适的地区,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。人们总是喜欢为十年后制定计划,但,往往不能一步一步地走出去。
有时候,只有不给自己留后路,才能逼自己向前跑。
3
无论你有多穷,你都必须把它绑在富人的堆里
马云说:“大家来湖畔,不是为了混圈子而来。我一直讲,同学之间不要做生意,这是一个学习的场所,一个交流的场所。”
但我认为这正是圈子的重要性。
很多人说,按照我现在的水平,不可能混进大佬圈。即使有机会说两句话,也得不到想要的资源和帮助。
其实很多人误解了混圈子的意义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,混圈子的意义是学习,而不是交换。你最应该从老板那里得到的是他们看待财富的方式。
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,一看到大佬就往上靠。不管你有多少斤,即使端茶递水,也要挤进大佬的世界。
我以前有一个同事,年纪小,野心大。当他还是普通员工的时候,他和组长混在一起,当了中层,和高层混在一起。几年前,他花了30万读书MBA,认识了一群各行各业的大咖。
当时很多人劝他,总统班的毕业生把公司搞垮了,去了就是浪费钱。
但他有一套逻辑,别人说我不听,必须自己试试。
事实证明,他的选择是正确的。在和他一起工作的接下来的几年里,他显然觉得他对问题的看法非常不同。如果老板有这么多烦人的想法,和老板聊天总是关键。
他告诉我,其实和大咖同学说不出几句话,但是听他们说话真的很有见识。
这大概就是普通人混圈子和精英混圈子的区别。前者真的只混,后者聊天有知识点。
至于为什么,其实很简单。
和一群朋友混在一起,互相抱怨。
精英们的混圈子是不断地寻找比自己更好的人,与他们交流,能够找到生活中许多问题的答案。
犹太人有句名言,再穷,也要站在富人堆里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即使站在身后,你的视野和格局也会大不相同。
4
“财务自由”是最毒的谎言
前段时间一个大学生开始拓展外贸,开始了空中飞人的状态,让很多朋友羡慕不已。
坐在头等舱满天飞,边赚钱边环游世界,听起来很美。
但她不容易理解。
她说,当她想赚钱时,她想尽快实现财富自由,但当她真正经营一家公司时,她发现时间花钱,享受奢侈的生活。
很多人之所以渴望财富和自由,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很多财富,然后就可以自由了,再也不用上班了。
但当你手里拿着财富时,这意味着肩上的责任更重。
上要配得上投资人,下要配得上员工。
对于企业家来说,成功所需的因素太多了。时间、地点和人必须同步到位,但失败是高概率事件。
《燃点》记录了14位互联网创业大咖的生活,ofo小黄车创始人戴伟也是主角之一。刚拍的时候,小黄车风光无限,扩张迅速。上映时,我已经开始忙着退还押金给用户。
多少巨头都说倒就倒,更何况一些初创公司。瞬息万变就是真实的九死一生的创业。
美国曾对242位企业家的心理健康进行过调查,发现49%的企业家有49%的心理健康CEO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,抑郁占30%,过度劳累、焦虑、焦虑、抑郁……都是创业的附赠。
雷军说,自1999年以来,他已经整晚都睡不着了。小米成立后,他多次强调风口的重要性,但劳动模范的精神从未丧失。研发、生产三分钟的午餐,平均每天开11次会议。
去年,万达集团官方微博发布了王健林一天的行程,从凌晨4点起床到晚上7点到万达北京办公室,近16个小时,忙着回办公室不能回家。
他的时间不是自己的,没有资格任性支配。
万门大学创始人童哲在知乎上贡献了高赞的答案。
曾经忙得没时间想吃什么,连续吃了三个月宫保鸡丁。
还有一次因为连续30天每天上课8个小时,用触控笔写字太久,手一直出汗,泡出纹路,伴有阵痛。
2015年,公司连续亏损,无法获得收入。看到要倒闭,心理压力太大,直接急性斑秃,直到公司盈利才治愈。
月薪过万可能只需要找需要找一份好工作,但数亿的价值,真的想要战略和战术不能犯错误,执行、意志力、耐力甚至身体素质全面优秀,才能实现。
很多人认为财务自由就是躺着赚钱,但大佬的奋斗比你更可怕。
这几天,关于996值不值得的讨论铺天盖地。很多人说,大佬们的996怎么能和我们相比?人真的赚钱,我们只是很穷很忙。
但我更愿意相信吐槽是没有用的。与其争论996的对错,不如专心向老板学习,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,让努力更有价值。
来源:Jenny乔(ID:Jenny-Qiao-Love)